媒体:经济企稳回升支撑A股中长期增长,新产能
日期:2025-11-07 09:44 浏览:
经济企稳回升支撑A股中长期增长,新生产力助力股市稳定! 11月6日,上证指数收盘下跌近1%,重回4000点。在全球主要股市的调整过程中,A股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,并将继续走强。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,也体现了以人工智能、机器人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发展的成功。随着“十五五”规划的逐步推进,中国资本市场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。从经济周期看,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向好。德马侧对经济的拖累减弱,2023年房地产投资规模降幅仅为一半左右,导致其占固定资产的比重由25%下降2019年增长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4%。消费逐渐企稳,对外部刺激更加敏感。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具、家电、通讯设备等行业大幅增长。虽然政策刺激效果可能有所减弱,但这也是居民意愿有所改善的迹象之一。此外,不同品类商品消费的多样性有所增加。尽管建筑装饰材料、汽车、石油制品、服装鞋帽等部分商品出现负增长,但考虑到汽车补贴大额、油价下跌等因素,消费的实际表现可能比数据更为乐观。当前经济周期先行指标显着改善。 2024年9月低配M1出现后,新旧口径M1持续调整,表明实体部门对经济的预期开始改善。历史经验表明,金融活动的复苏是经济周期的有效先行指标。 M1领先经济周期约4至5个季度。因此,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是检验经济周期能否反弹的主要时期。同时,PPI年增长率预计将在未来1至2个季度出现较大恢复。从历史上看,PPI与经济周期同步或略超前,这也表明目前是经济周期的最后积累阶段。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横向比较,中国经济呈现出引领复苏的特点。美国三个月平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降至2.9万人。历史经验表明,当该指标低于10万时,美国经济面临更大的衰退压力。尽管因政府关门暂停非农数据发布,但ADP劳动力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仍在恶化。美国的经济形势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一个缩影,而中国的经济周期与其他经济体并不矛盾,率先显现出复苏迹象。这是近期A股独立上涨的重要原因。